
新闻详情
一、碳达峰碳中和计量标准检测认证研究工作专班第一次会议召开
会议强调,计量、标准、检验检测、认证认可是国家质量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的重要基础支撑,组建碳达峰碳中和计量标准检测认证研究工作专班,对于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有关重大问题研究和任务落实具有重要意义?;嵋橐笕婀岢瓜敖缴拿魉枷?,按照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有关要求,加强碳达峰碳中和相关计量、标准、检测、认证工作研究,充分发挥科研院所、高校、行业学协会和企业等专家智库作用,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深入分析计量、标准、检测等工作在支撑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中所面临的难点和重大需求,针对问题和需求逐条逐项分析研判,提出相应工作举措,尽快形成研究成果,并加快推动相关措施落实落细。
二、四部门联合推出深化车检改革优化车检服务新举措
根据《意见》,此次改革将进一步优化机动车检验机构资质认定制度,推行资质认定告知承诺制度,压缩许可和技术评审时限,全面推行网上审批和证书电子化,实现资质认定全流程网上办理。全面推进安检、环检“两站合一”,整合安检和环检机构资质认定条件,实现检验机构同时具备安全技术检验和排放检验能力,为群众提供一站式便民服务。在推进检验机构建设同时,综合评估检验机构数量、分布和检测能力,探索试点汽车4S店开展检验,提供维修、保养、车检一体化服务。
《意见》进一步优化调整非营运小微型载客汽车(9座含9座以下,面包车除外)、摩托车检验周期。对非营运小微型载客汽车,将原10年内上线检验3次调整为检验2次(第6年、第10年),并将原15年以后每半年检验1次,调整为每年检验1次。对摩托车,将原10年内上线检验5次调整为检验2次(第6年、第10年),10年以后每年检验1次。此次调整后,非营运小客车、摩托车在10年内,只需要在第6年、第10年到检验机构上线检验,期间每两年申领一次检验合格标志。
问:>>
领导,您好!
一、依据《特种设备检验机构核准规则》(TSG Z7001—2021),申请甲类B2级(RD6项目:气瓶),按照附件D “甲类检验机构和丙类检验机构核准条件”,D1.2.1:(1)技术负责人,申请甲类机构B2级,应当有相应检验员资格不少于4年;(2)质量负责人,申请甲类机构B2级,应当有相应检验员资格不少于4年;(3)责任师,申请甲类机构B2级,应当有相应检验员资格不少于4年。按照附件db “甲类检验机构定期检验项目人员及检验设备要求”,序号9 RD6:“气瓶定期检验员4名,且各品种气瓶定期检验员分别不少于2名”。
二、请问,气瓶定期检验员是否可以同时担任:技术负责人、质量负责人、责任师?举例,现申请无缝气瓶一个品种的气瓶定期检验,是需要有技术负责人、质量负责人、责任师,再加上4名气瓶定期检验员,共需7名具有气瓶检验员资格人员?;故羌际醺涸鹑?、质量负责人、责任师也可以同时担任气瓶检验员,共需4名气瓶定期检验员即符合要求了呢?以上,望能拨冗释惑。
感谢!
答:>>
关键岗位人员可以由检验人员担任,但技术负责人、质量负责人不得兼任责任师。
回复部门: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局
时间:2022-09-08
四、除CNAS外,国家认监委还确定过其他类似的国家认可机构吗?
问:>>
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是经国家认监委依法确定的国家认可机构,负责对认证机构、检验检测机构的认可工作,请问,除了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之外,国家认监委还确定过其他类似的国家认可机构吗?
答:>>
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是截至目前经国家认监委依法确定的唯一一家国家认可机构,负责对认证机构、检验检测机构的认可工作。感谢您对认可与检验检测工作的关注与支持。
回复部门:认可与检验检测监督管理司
时间:2022-09-14
五、全国检验检测机构开放日活动在京启动
截至2021年底,我国共有获得CMA资质认定的检验检测机构近5.2万家,实现年营业收入4090.22亿元,分别较上年增长6.19%、14.06%。为持续深化改革,激发市场主体活力,资质认定告知承诺制已在全国各省级资质认定部门全部实施,资质认定办理周期压减一半,从80个工作日减至40个工作日左右;在服务高质量发展方面,完善技术与标准体系,累计发布认证认可国家标准77项、行业标准197项。增加高质量技术服务供给,在食品、儿童玩具、电子电器、轻工纺织、建工建材等重点领域,组织国家级检验检测机构能力验证项目95个,验证考核机构1.8万家次。不断完善公共技术服务体系,支持地方建立15个检验检测认证公共服务平台示范区和8个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业集聚区,在智能汽车、信息安全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规划建设国家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组织实施检验检测促进产业升级行动,在稳链固链、强链补链中发挥积极作用,更好服务高质量发展。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公众号
欢迎关注我们的官方公众号

联系方式
版权所有:哈尔滨永创计量检测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中企动力 哈尔滨 黑ICP备2021000705号-1